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赋予湖北“建设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的重要使命。全省文旅系统将牢记嘱托、担当使命,锚定“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深入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抬升文旅发展标杆,为湖北加快建成支点作出更多文旅贡献。
一、勇担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使命
一是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文旅的目标定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为湖北文旅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发展优势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湖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名山大川多,又有‘九省通衢’之称,发展旅游业条件得天独厚”。在发展目标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湖北“建设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必须深刻认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时代精神的高度,对湖北文旅提出的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切实担起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战略使命。二是牢牢把握支点建设对文旅发展的部署要求。2025年全省“新春第一会”明确将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作为加快建成支点的重点任务进行部署。全省文旅发展大会的召开,正式开启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步伐。加快建成支点,要求文旅系统必须担当作为,以文化兴赋能经济兴,以文化强赋能支点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荆楚文化影响力,赋予支点建设以丰富的人文内涵、文化底蕴、文旅支撑。三是牢牢把握湖北文旅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024年5月,党中央首次召开全国旅游发展大会,提出要打造旅游强国目标,陆续出台促进文旅消费等多个政策文件,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国内外文旅发展形势日新月异,多地出现文旅“爆款产品”,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你追我赶的发展新局面。必须顺势而为,抢抓宏观政策加力扩围的窗口期,切实把湖北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二、明晰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任务安排
一是打造文旅特色品牌。品牌是标杆,是核心竞争力。深入实施文旅品牌焕新行动,打造“点线面”相结合的核心吸引物。在“点”上,着力打造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恩施大峡谷和大黄鹤楼等5家世界知名旅游景区和20家5A级旅游景区、100家特色精品景区,构建“520100”景区品牌体系。在“线”上,重点推出“神武峡”“赤黄红”两大主轴旅游线路,鼓励各地集中优势资源推出若干特色鲜明的主题旅游线路,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在“面”上,重点支持武汉和襄阳、宜昌、十堰、恩施等地建设国际特色旅游城市,形成全域联动的发展格局。二是提升文旅供给竞争力。深入实施文旅产业升级行动,从供给侧提升文旅产业竞争力。汇聚全球资源。面向全球引入文旅企业、文化娱乐、节事赛会等资源,推出更多让人“看一眼就心动”“来一次还想来”的文旅产品和特色服务。突出数字赋能。依托重点景区、休闲街区、工业遗址和文博场所,打造虚实共生新场景,激活沉浸式体验“数字引擎”。拓展产品业态。发展“文旅+百业”的复合型旅游产品体系,创新“低空+”“游船+”“演艺+”等新业态,打造全域全季全时旅游产品体系。三是激活文旅消费乘数效应。深入实施文旅消费提质扩容行动,充分激活文旅消费乘数效应。全面扩大消费规模。以“游客思维”重构产业链,大力实施“知音美宿”、荆楚美食、旅游商品和“不夜荆楚”等计划,构建“24小时不打烊”的消费生态。全面激活消费市场。精心谋划“相约春天赏樱花”等“四季”主题营销活动,联动文旅企业开展多样化惠民消费活动,保持文旅市场旺盛活力。全面释放消费潜力。聚焦青年、老人和周边省市、入境游重点客源市场,分层分类开展精准营销,大力“引客入鄂”。四是塑造文旅良好形象。强化媒体宣传。聚合主流媒体、新媒体、社交媒体,持续宣传湖北文旅“五个一”名片,讲好“知音湖北”故事。强化活动宣介。全力办好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长江文化艺术季、世界武当太极大会等重大节会活动,持续扩大湖北文旅美誉度、影响力。强化国际营销。构建文旅与外事、外宣、外经、外资、外贸联动工作格局,吸引“五洲游客聚湖北”、推动“荆楚文化走世界”。五是提供一流文旅服务。深入实施文旅服务提质行动,不断提升游客在鄂旅游的体验感、获得感。统筹硬设施和软环境建设,全力打通旅游循环交通堵点,构建快旅慢游的旅游交通体系。推进景区及周边沿线环境综合整治、配套设施提档升级,打造赏心悦目的旅游景观环境。加强文旅市场信用建设和秩序维护,将“楚人重信”“知音文化”融入文旅服务细节,营造近悦远来的旅游人文环境。
三、凝聚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强大合力
一是着力构建全域联动机制。强化规划引领。高标准编制《湖北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发展规划》,做好与国家以及我省“十五五”规划衔接,以高水平规划引领推动文旅产业突破性发展。履行协调职能。对照《实施文化创新战略 整体提升支点文化影响力行动方案》及重点任务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高效率、快节奏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建立联动机制。每年举办全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鼓励各地竞争申办,各市县参照举办文旅发展大会。通过“以会兴旅”建机制、压责任、明任务,努力为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最坚强组织保障。二是着力打造文旅企业“雁阵”。加强政策保障。提升文艺精品创作扶持资金和文旅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额度,发挥好各级文旅产业投资基金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竞相投资文旅产业。优化营商环境。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时空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强企业培育。支持重点企业并购重组、上市挂牌,加强国际合作、开拓国际业务,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精特新文旅企业,培育一批综合带动性强的优质文旅项目,着力塑造“龙头企业领航、新型企业扬帆、优质项目示范”的良好产业生态,努力为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注入最强劲发展动力。三是着力营造全民兴旅良好氛围。坚持旅游富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旅游民宿等产业,吸引更多社会大众投身旅游,成为旅游职业者、经营者,保障旅游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坚持旅游惠民。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实现弹性错峰休假,鼓励工会经费用于文旅消费领域,支持旅游酒店、景区纳入疗休养基地。坚持旅游为民。提高司乘和酒店服务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推动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成为广泛社会风尚,形成“人人都是旅行形象大使、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浓厚氛围,努力为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奠定最深厚群众根基。四是着力形成区域紧密合作并进态势。加强省内区域文旅协作,推动汉襄宜“金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加强与周边省份、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深度对接,共建文旅发展联盟,推动实现文化互兴、线路互连、客源互送、宣传互推。加强与“一带一路” 沿线等海外国家和地区的文旅交流合作,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努力为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拓展最广阔市场空间。五是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干部队伍能力提升。对照文旅发展急需,组织引导党员干部深入践行人文经济学理念,增强国际化视野、市场化思维、融合发展理念。专业人员素养提能。扩大社会贤达“知音向导”和外语导游“知名名导”队伍规模,提高导游综合素养。优质人才赋能提质。制定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文旅经营管理人才、创意策划人才等来鄂兴业创业,努力为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最坚实人才支撑。
(作者系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省文物局局长)